——记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郭留记同志
当好“五大员” 服务夕阳红
来源:广州市委老干部局    作者:   时间:2017-03-30

        

        2007年,郭留记由军队副师职领导干部转业到广州市海珠区;2009年1月,担任海珠区委老干部局局长。作为全区老干部工作的“领头羊”,郭留记始终秉承“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以当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员”、增添正能量的“引导员”、政策的“执行员”、服务老干部的“勤务员”、团队的“指挥员”为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有力地推动了该区老干部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赢得了老干部的普遍赞誉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他本人连续两次被授予三等功,2016年12月荣获“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荣誉称号;海珠区委老干部局连续两次获得市“服务老干部之家”荣誉称号。

                              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员” :老干部七年“零上访”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部队从事政工工作近30年,历经初、中、高级政治院校的学习,造就了郭留记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和优秀的政治素质。因此,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时,郭留记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
        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有其特殊性。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入脑入心,是郭留记在上任伊始反复思考的问题。经过多番实践,郭留记总结到,老干部思想引领的重点,首先应让老干部“知党情”,从而“感党恩,跟党走”。为此,每次党的重大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一出台,郭留记自己首先抓紧学习,吃透精神,然后及时组织老干部学习,引导老干部领会精神、保持政治坚定。面对老干部群体中偶尔出现的因对政策理解不透彻而产生困惑的情况,郭留记注意从正面做好思想引导,耐心释疑解惑,确保老同志认识到位。老干部们都感叹道:“郭局就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活字典’啊!”
        “以老干部辐射老干部”,是郭留记针对海珠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面广量大作出的尝试,他总结概括为“点面结合”的做法。“点”,即退下来的四套班子成员;“面”,即处级以上退休干部。“点”、“面”齐抓共管,使老干部始终理解和支持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截至日前,全区七百多名处级以上退休及离休干部,无一人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老干部队伍内部始终保持思想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实现了连续七年“零上访”。
                            当好增添正能量的“引导员”:创载体搭平台促示范
        海珠区有一支由5000多人组成的“五老”队伍,常年活跃在社区、企业、学校,为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好事、办实事。郭留记把这支队伍称为值得深入挖掘的“宝藏”,长期关心并大力支持“五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凝聚和释放正能量。为了发动身体状况较好的“五老”参与关爱青少年工作,他多次登门拜访;老干部举办扶困助学、书画展览、实地调研等活动,他第一时间前去“站台”助威并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对于“五老”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他及时联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积极选树典型,例如老教师邓惠桃帮教边缘生的事迹,就是在郭留记的推动下,受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从而成为全省关爱青少年的典范。
        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是老干部增添正能量的重要阵地。几年前,海珠区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实际使用面积仅300多平方米,设施陈旧简陋,远远不能满足老干部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郭留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他下决心定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海珠区建成了室内面积达10000平方米、室外场地达20000多平方米的省内区县级一流的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而在这两年时间里,郭留记几乎没有节假日,休息时间就在工地督促进度;建成后,郭留记又忙起了招聘老师、研究教学改进……而今,海珠区老年大学由原来几百名学员、10多个专业课规模,发展到10000多名学员、50多个专业门类的现代化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成为全省的标杆。
        郭留记注重引导老干部利用其独特优势为海珠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近两年来,在老干部的建议推动下,海珠区完成了“古海岸遗址”保护工程;老同志为区党史和地方志修订提供有价值史料20多万字;老干部参与村社软弱涣散党支部整改工作等,老同志成为区经济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当好政策的“执行员”:让老干部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我们是党派到老干部队伍里的使者,要全心全意服务老干部,就要贯彻落实好党的老干部方针政策,让老干部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郭留记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难问题,是郭留记在上任伊始遇到的问题。个别离休干部因多病、重病致使医药费支出较多,挤占了所在单位在职人员的医药费。老干部所在单位因专项经费紧张,致使老干部医药费报销难,老干部意见很大。看着拖着病体、行走缓慢的老干部在家属的陪同下,亲自登门要求解决“两费问题”,郭留记心情异常沉重,下决心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因“两费”问题牵涉的部门多,刚开始时,郭留记一个一个部门去跑,多番陈述情况,商榷解决办法。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成效并不明显。郭留记静下心来把工作重新理了一遍,决定联合区人社局一起调研测算,结合海珠区的实际提出了解决办法,终于推动出台了“区财政解决不封顶、单位解决不吃力、医疗单位解决不违规”的报销办法,彻底解决了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难的问题。
        “两个待遇”的落实同样牵动着郭留记的心。在政治待遇方面,他着力完善了老干部参会、阅文、实地考察等政治学习制度,确保老干部能深入了解并积极为海珠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落实生活待遇方面,除了全面关心照顾老干部身心健康外,对于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干部,他牵头建立了对有特殊困难离退休干部长效帮扶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地关怀和帮助这部分老同志。
                            当好服务老干部的“勤务员”:把老干部当作父母来照顾
        对郭留记而言,“老人家”这个称呼有着别样的意义。在军队服役30年,与父母可谓聚少离多,直至父母去世,也未能守在床前尽孝,这一遗憾令郭留记很长一段时间难以释怀。如今,有机会从事老干部工作,郭留记决定把孝敬父母之情倾注到老干部身上。7年多的时间里,他与老干部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老干部每每谈及郭留记,总竖起大拇指称赞道,“他一直把我们当作父母般来照顾!” 
        一次,离休干部孙举衡半夜突发疾病,情况危急而子女又不在身边,郭留记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自己驾车赶到孙老家中,连夜把他送往医院抢救。在把老人安全送进抢救室后,已是深夜两点,单位同事和医护人员都劝他先回去休息。郭留记坚定地说:“老同志身边没有亲人,抢救中若有什么突发情况,只有我们才能拿主意,病情半刻不能耽误。不盯着我不放心啊!”于是,他在医院走廊上的小椅子上坐了一夜。
        这种情形对郭留记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了让老干部可以随时与他联系得上,7年来,郭留记的电话每天保持24小时开机;外出开会总随身携带充电宝,确保手机通畅;无论是夜间还是节假日,雷暴天或是暑热天,老干部一有突发情况,郭留记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近年来,随着独居老干部人数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繁琐的“家务活”:大到房屋漏水、安装防盗网,小至灯管更换、厕所堵塞……郭留记总是不烦其烦,一件不落地妥善解决。点点滴滴的真情,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老干部的心田,郭留记也深深地印刻在了老干部的心里。
                                当好团队的“指挥员”:凝心聚力干事业
        作为区老干部工作的“掌舵人”,郭留记上任伊始面对的是一支人员编制少、结构老化、干部流动缓慢、士气低落的队伍。如何充分挖掘工作人员的潜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成为摆在郭留记面前的一道难题。几经思考研究,郭留记在局干部职工会议上提出了“两个当作”的要求:把老干部当作亲人来爱护,把老干部工作当作事业来奋斗;并积极推动“四个上水平”:通过定期谈心谈话,加强思想教育,促进干部服务意识上水平;通过组织业务培训,促进干部政策掌握、统筹协调、文字表达三种能力上水平;通过建立健全单位规章制度,调整理顺工作分工,促进内部管理上水平;通过严肃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规矩,建立奖惩机制,促进干部责任担当上水平。经过几年的实践,局干部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干部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敬老、爱老、助老”氛围十分浓厚。
        当好“五大员”,服务夕阳红。多年来,郭留记倾情投入到老干部事业中,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老干部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