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弟弟都会脸颊潮红,无缘无故咳嗽起来。奶奶说:“去,拣块火石来。”我们就知道,她要熬火石汤了。
厨房里,奶奶稍微冲洗石头,用抹布擦干,便丢到灶膛里。火石压住一大片火苗,既没有燃烧,也没有火花。让灶膛里出现小小的燃烧的黑洞。
烧多久得看奶奶的心情。有时饭都做好了,奶奶才想起来。蓝边粗瓷碗放在锅台上,柴棍子扒拉出烧得变了色的火石,吹吹上面的柴灰,弄到碗里,抓一把红糖丢到石头上。红糖瞬间焦糊、发黑,冒出一股烟,好闻的焦糖味一下子钻进鼻孔。此时奶奶已麻利地把开水浇到红糖上,蒸汽像一团雾从石头上升起来,糖水沸腾,在石头周围滚出几朵浪花——火石汤,治咳嗽的“药”就做好了。
一直咳嗽的弟弟像得了宝贝,守着那只碗,不停地吹呀吹,火石汤到了不烫嘴的温度,他就“一饮而尽”。而我,在旁边抻长脖子瞅着,希望弟弟能给我留一口。为了喝上火石汤,我甚至有点盼着自己咳嗽,但脸颊上的潮红做不出来。于是,便一直没有正经八百地喝上奶奶的火石汤。
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想起往事,原来这火石是石英石的一种,就是白色的燧石。没有谁能证明火石汤对咳嗽是否真的有疗效,网上查询,发现很多地方依然保留这种古老的治病方法,只不过,有的地方用瓦片代替火石。春来煮碗火石汤,尽管我的脸上没有病态的潮红,这汤药也未必有多大的疗效,只想再品一品那些已过去的好日子,找回我们的先人对大自然的信仰——哪怕只是接一接地气,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