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红心育红茶 九州方圆飘茶香
袁学培的“金叶”产业梦
来源:《秋光》杂志    作者:翟宇钊   时间:2023-11-29

        4月7日,中法两国元首在广州松园进行非正式会晤。据报道,英德红茶作为国茶(广东茶)代表之一,用于会面现场接待外宾。亮相国事活动的英德红茶,背后是一段筚路蓝缕的创业史,总会提及一个名字——袁学培。他曾任英德市政协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英德红茶的创始人、奠基人之一,被评为清远市时代楷模。

        年轻时,袁学培和同事们试制出英德首批红茶,并打破了茶园亩产干茶的世界纪录。从此,袁学培扎根英德,坚持育茶、种茶、制茶、评茶60余载,推动英德红茶蜚声海内外。即使是在退休的20多年里,他仍一如既往走茶园、进茶厂,发挥技术和经验优势,培育新人,帮助茶企解决难题,为红茶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献智出力,续写着育茶人的初心使命。

        一生许茶 香飘万家

        袁学培1959年从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进入省农业科学院工作,有干劲的他主动申请到新组建的英德茶叶试验站,参加刚起步不久的英德红茶的引种试制。不久,英德产出首批35吨分级红茶并成功出口,英德红茶FOP(叶茶一号)甚至被英国女王用以招待贵宾。

        外汇紧张的年代,英德红茶能创汇,引起了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指示英德下大力气发展茶产业。“自己种的茶叶得到国际高度评价,感觉做茶挺有前途的,想要继续做好红茶,为国争光。”回忆往事,袁学培仍记得初衷。梦想悄然播种于心,本可以回省里继续从事科研的袁学培调到英德茶叶局,全力投入技术推广,为实现茶叶高产高质目标奋斗。两年间,袁学培走遍23个公社200多个大队茶场,推广茶树种植。最长的一次行程,他整整步行9小时。打造出一个样板茶园,袁学培就立即组织学习推广,高产茶园遍地开花。

        袁学培还深入研究种茶制茶的设施设备,邀请英华农场的华侨参与改造,研发出中国第一台转子揉切机;砍伐毛竹,制作施肥管道,创造出就地取材提升肥力的办法。一般的茶场亩产100到200斤,但袁学培指导的红星茶场亩产干茶最高达1410斤,打破当时的世界纪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外贸收购的时代结束了,英德红茶价格下探到10元每公斤。茶贱伤农,茶农们纷纷砍树改种,英德茶树面积一度锐减到最高峰时的四分之一。袁学培心急如焚,和同事们多方奔走,进行新品种科研攻关,但结果都不理想。最后,袁学培的目光越过海峡,瞄准了高香茶叶之乡台湾。他请两位台商用装雪糕的箱子保鲜运回良种,经与同事们不懈努力,培育出被专家们称为茶中极品的“英州一号”。独特的自然花香,让英德所产的高香型红茶“身价”迅速攀升,挽救了险境中的英德红茶产业。

        袁学培和同事们还从引进的云南大叶群体茶园分离出22棵无性系单株,同时进行无性系扦插育苗。经过几代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培育出了更为知名的高香型红茶英红九号。

        匠心传递 精准扶农

        袁学培深知产业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人才,退休后用大量时间传道授业解惑,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技艺。面对前来请教的干部、茶农、创业青年,他热心解答,从种茶、扦插、修剪,到防病虫、采摘加工,都细致讲解、倾囊相授。有时茶园邀请他到现场指点,上午打来电话,下午便要成行,袁学培也毫不在意。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开设茶艺班,八十多岁高龄的袁学培坚持定期前往授课,让初出茅庐的茶业新人受益匪浅。前不久,该校学生还与资深茶业同行同台竞技,名列前茅。

        吴冬云、丘炜楠、黄云彪、谭阳清等创业青年本是制茶的“外行”,因受袁学培影响,坚信“传承好传统工艺才能谈创新”,决心做茶。对这些基础不深的年轻人,袁学培热心栽培,悉心指引,帮助他们补好底子,勉励他们大胆去干去闯。制出了茶,袁学培就帮着逐一品评、打分、提意见。看见年轻人的茶业逐渐走上轨道,袁学培就鼓励他们更新技术,改进工艺,改造设备。现在,这些年轻人的茶叶事业已经发展起来,在英德茶产业中崭露头角。

        人才振兴乡村才能振兴,乡村振兴则茶业兴旺。近年来,袁学培积极参加英德市乡村振兴专家服务队,助力乡村振兴。茶农们种植、加工时“怕什么”,袁学培就讲授什么。茶树修剪时容易陷入误区,比如放任茶树向上生长就会产出“高脚茶”,“采”和“留”的尺度把握不准就会产出“鸡爪枝”,导致质量、产量下降。袁学培就在人才驿站开讲“茶树修剪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科学应用”,分树种、分茶龄、分季节进行讲解。为了更好掌握修剪技术,他还专门带队到村里田间地头授课,亲身示范,现场解答问题。

        助企发展 提质增量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茶企的健康发展对于英德茶产业意义重大。退休20多年来,袁学培助企的脚步从未停歇,他定期到茶企指导,在茶产业一线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为英德红茶品质提升献余热。

        在助企过程中,袁学培最关心的就是质量。他认为,英德红茶饮誉世界,最关键的是坚持“对茶树好、对土壤好”的种植原则。他爬上茶山查看茶叶长势,教茶农压枝修剪、保留根叶、去除弱枝等方法,反复调整茶树长势。有茶企为了做茶旅融合,专门营造绿树葱茏的氛围,让茶树一味长高,埋下了茶树减产降质的隐患,袁学培知道后,严肃讲明利害关系。他还强调制茶需要严谨的态度,经常走进车间指导,严格把控茶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环节的工艺。

        海归陈维靖十几年前承包下万亩茶园,立志发展有机茶。但有机茶种植难度不小,要求无农药、无污染、无化肥,还面临投入高、产量低、周期长等挑战。在陈维靖的茶企驻场指导时,袁学培细到牛粪、花生麸等有机肥要埋多深、要什么时机埋都一一指点。炒茶工序颇费体力,对着茶工们,袁学培手举簸箕,坐在滚烫的炒茶机前亲手演示。半臂宽、几斤重的簸箕,就算是年轻人举起来也颇为费劲。在袁学培的精心指导下,该茶园成为清远市首家取得出口资质的茶企,带动当地6个村(社区)138家农户致富增收。

        “管理茶园、采茶、施肥、松土等大量的工作,解决了周围群众的就业;‘公司+农户’的模式为种植户提供种苗、技术,比市场高的价钱为农户收茶青,提高了农户收入。农民经济条件好了,就感觉有奔头,积极性更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基础更扎实了。”每每聊到这个,袁学培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打造品牌 振兴产业

        和茶打了一辈子交道,袁学培知道发展英德红茶,不仅要培育茶人、帮扶茶企,更要从产业的高度出发,打造“英德红茶”这一区域公共品牌,抓好质量和标准化建设。

        审评是鉴别茶叶品质高低的主要手段,能排查茶叶的优缺点,引导整个产业的改进和发展。但准确的审评并非易事,高度依赖审评员的辨别能力和经验。退休后的袁学培,常受邀领衔清远市组织的评茶活动,担任评审专家。

        审评的流程严谨繁多,分为闻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观叶底四道工序。仅闻香气一项,还需分为热嗅、温嗅、冷嗅,要调动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最多的一次,袁学培一天完成了40份样茶的审评。样茶繁多,但袁学培依然能一口辨别出细微的区别,“味涩、微酸的,可能是发酵、揉捻过度;出现焦火味的,可能是犯了‘高火’的错误;一些样茶还有淡淡的霉味、馊味,可能是存储的卫生条件不好,或者是用了农药……”严谨的审评,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不少茶厂根据袁学培的审评意见改进技术,质量得到提升,广受市场认可。

        袁学培以老茶人的独到眼光,对红茶产业治理进行更深的思考。他关注到英德红茶品牌多且杂、质量有参差的情形,呼吁用“统一审评定级别,依照级别定价格、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定产地”的“三定”方法规范产业。他还整理出版《英德茶韵》论文集,系统介绍英德茶叶的理论和实践,从茶园管理、垦殖技术、茶青初制等技术问题,到茶文化、茶流通等产业问题都进行深入探讨,被誉为“英德茶叶事业和茶文化研究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

        如今,英德红茶已成为清远市重点打造的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之一,是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发展势头强劲。据统计,2022年,英德红茶种植面积达17.6万亩,茶企556家,全年干茶产量超过1.4万吨,产值达60亿元,带动从业人员15万。茶园里的片片绿叶,已成为了当地发展、群众致富的“金叶”。

        袁学培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物质的满足,而在于是否为事业的成功奋斗过。“毕生励志创茶业,甘洒汗水写春秋。衣带渐宽终不悔,喜看茶香飘九州。”他在一首诗里表达了自己对茶业的热爱和追求。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仍然初心未忘,坚持把个人的力量奉献给英德茶业,助推英德红茶走得更高更远,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编辑: 瞿成 编审: 甄晓岚 签审: 刘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