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秉鉴与虎门销烟
来源:《秋光》杂志社    作者:王厚基   时间:2021-11-30

清道光年间,在广州的十三行商贾中,出了一个鼎鼎有名的巨富,这个富翁富得让世界为之惊讶。虽说,在中国历史的巨富榜上,前有让洋人惊叹不已的古人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与和坤,后有富得连马桶都用金子铸就的宋子文,但此位富翁却是惟一一个凭借商业贸易成为世界首富的中国人。21世纪初美国《华尔街日报》评选出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中有6名中国人,他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名字叫伍秉鉴。

其实,伍秉鉴生于一个封建保守与离乱的时代,是他的一种幸运,也是他的一种悲哀,他的半生被迫在狭逢中生存着,并不逍遥快活。

此话怎讲?

清初,国外通商的浪潮开始拍打中国沿海重镇,紧靠珠江的广州城郊西南角,逐渐成为一个繁忙的水码头。1686年,广东政府招募了13家较有实力的行商,指定他们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十三行声名由此而起。1757年,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里便成了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渠道。垄断地位,加上苦心经营,十三行得以迅速繁荣。清政府每年从十三行获取的海关收入由当初的几十万两白银升至上百万两,故被称之为“天子南库”。因此也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大富商,当头者便是伍秉鉴。富甲天下的伍秉鉴也逃脱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商人的俗套——向官府捐款换官,花费巨资换来了一顶三品顶戴。 

尽管是品位不低的官商,在皇帝和朝廷百官眼里,伍秉鉴却还是个可随意盘剥的商人。无休止的摊派和募捐还不属最切肤难忍的事情,为了保证天朝大国的尊严,清政府要求十三行不得对外商欠,一旦发生,所有行商负连带责任,其债务由其他行商负责清偿。清政府还规定任何外商都必须由十三行中最富有的商家作担保,一旦外商拖欠政府税款,则由行商负连带责任。这就是十三行的“保商制度”。伍秉鉴对此极不满,认为这样“冇得做”了,“宁为一只狗不为行商首”,他多次申请退休,但官府不允,仍要他为所有行商作担保。伍甚至表示愿意把百分之八十的财产捐给政府,只求政府允许他结束怡和行,让他安享剩余百分之二十的财产,仍未被允许。

那年,在林则徐抵广州禁烟之前,凭着与官场的特殊关系,伍秉鉴已获悉钦差大臣来广州的消息,也明白林则徐为何而来。他让已任怡和行老板和十三行总商的儿子伍绍荣警告那些外国商人:不要往刀尖上撞。  

但是,那些夹带鸦片的洋人只当伍的劝告是耳边风。洋人们认为林则徐也会像其他官吏一样雷声大雨点小,走过场就回京复命。他们以多年来与广州地方官吏的“亲密关系”,认为这种判断准确无误。于是他们既不返航,也不销毁鸦片,更不告知伍秉鉴,悄悄把装有鸦片的趸船开到大屿山南部藏起来。这一招,后来竟也成了伍秉鉴勾结烟商的罪证之一。

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林则徐的耳里。经验老到的他知道截断流通,堵住鸦片源头,就必须拿外国烟商开刀。和洋人交涉,林则徐首先想到的是广州十三行,想到了商行首领伍秉鉴。 

那年的3月18日,林则徐传唤伍秉鉴的儿子伍绍荣一行到城中府上责问,指责他们“混行出结,皆谓来船并无夹带,岂非梦呓?……是则掩耳盗铃,预存推卸地步,其居心更不可问”。责令他们传谕外商缴烟具结,“限三日内,取结禀复”。

伍秉鉴一家,到底有没有参与走私鸦片呢?

其时,伍家的怡和行做的是正经生意,茶叶、蚕丝贸易向来是最主要的业务。而一些伍家担保的外国商人为了谋取暴利,往往夹带鸦片,在伶仃洋外与不法商贩买卖。这其中就包括最大的鸦片贩子英国人颠地,也包括伍秉鉴的干儿子美国旗昌洋行老板约翰·福布斯。按照当时的“保商制度”,外商走私鸦片一旦查实,为其担保的行商连同整个十三行都要承担责任。1817年时,一艘由怡和行担保的美国商船私运鸦片被官府查获,伍秉鉴就曾被迫交出罚银16万两,其他行商被罚5000两,罚金相当于鸦片价值的50倍。 

所以,尽管走私鸦片可获暴利,但十三行行商们都对其避之不及。《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记载:“没有一位广州行商是与鸦片有关,他们无论用什么方式,都不愿意做这件事。”美国商人亨特也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写道:“没有一个行商愿意去干这种买卖。” 

听完林则徐的训斥,伍绍荣匆匆赶回洋行向外商传达了钦差大臣要求各国外商呈缴烟土的谕令,要求来华外商必须自报:“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

一方是朝廷官府,一方是米饭班主,两边都得罪不起。而伍秉鉴更清楚,事情闹大了对谁都没有好处。一旦停止对外贸易,伍家和整个十三行都会遭受磨难以至灭顶之灾。他必须尽自己的全力化解这次危机。 

但伍家和洋商们的交涉远没有谈生意那么顺利,洋人始终不肯作出让步。眼看三天大限已到,伍秉鉴不得不承诺以自己的财产来赔偿外商损失,希望换来外商与政府的合作。但即便如此,也只有夹带鸦片较少的洋商表示愿意交出鸦片,而最大的烟商英国人颠地则顽固地拒绝合作。 

伍秉鉴如此破釜沉舟,是因为他心里明白,没有清政府的贸易政策,十三行就无以为继。同样,失去洋商的支持,伍家的商业帝国就会轰然倒塌。他唯一的心愿就是把矛盾化解到最小。 

三天后,伍绍荣将洋商上缴的1037箱鸦片如数交给官府。但是,事先做过调查的林则徐大为恼火,认定数量不符,分明是十三行行商与英商串通欺骗官府所为。他要给伍秉鉴一点颜色看看。便派人锁拿伍绍荣等人到钦差大臣行辕审讯,伍家再次妥协,表示愿以家资报效。但林则徐断然拒绝,说:“本大臣不要钱,要你的脑袋尔!”遂下令将伍绍荣革去职衔,逮捕入狱。 

在同一天,林则徐又将伍秉鉴和另一行商茂官潘正炜摘去顶戴,套上锁链,押往宝顺洋馆,并敦促颠地进城接受传讯,扬言如果颠地拒绝前来,就会将伍秉鉴和潘正炜处死。

林则除此举当然只是想吓唬颠地。但面对英国人的顽抗,林则徐对伍秉鉴及十三行深感失望了,决定不再通过他们与洋商交涉,而是效仿卢坤,直接封锁商馆,断绝粮、水等供应。在外国商馆中,有不少洋商与鸦片贸易无关。如果闹出人命必然会引发战争,出于人道,更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伍秉鉴让儿子偷偷给外国人送去食品和饮用水。而这件事,后来也成了伍家是汉奸的罪证之一。后来,义律知道对抗下去也不会有好结果,无奈将鸦片悉数交出,共计20000余箱。 

这样,便有了后来林则徐主持的震惊世界的虎门销烟。

据一位美国商人记录,鸦片战争爆发时,伍秉鉴当时“被吓得瘫倒在地”。他争取和平解决鸦片问题的努力彻底失败了,爱国商人伍秉鉴再别无选择,此时,他只能倾其所有,动员十三行商人出资虎门横档岛建防御工程,造船铸炮,抵御外敌,他希望中国赢得战争的胜利。后来,他又为换得广州城的安宁乃至鸦片战争的失败赔款替清政府倾囊而出,可谓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