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老人经历"运动"欠规则意识 需用历史眼光看
来源:人民网    作者:   时间:2017-07-05
        6月15日,一段名为《老人冒雨疏通下水道》的视频感动众多网民。几秒钟的视频显示,在雨中,一位老人蹲在积水严重的马路上,一只手撑着雨伞,另一只手正在疏通道路排水口的杂物。老人的暖心举动被网民拍摄成视频并上传网络后,引发网民热议,并纷纷为他点赞。“社会正能量,向老人致敬”“心中有别人,做什么都伟大”屡见视频跟评。 
  但在近期的网络舆论场上,一些老年人依然是备受争议的对象。在涉老热点舆情中,老年人被一些网民认为是“倚老卖老”的角色,为网民所排斥。“标签化”甚至“妖魔化”老年人的声音在网上有一定市场。 

  对于公众来说,人之将老是生命必然,如何客观看待我们都将步入的这个人生阶段?对老年人群体而言,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对于社会治理而言,如何弥合舆论场中所谓的“坏老人”和舆论之间的裂痕?这些问题不仅是舆论场上搅动人心的议程设置,也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与社会和谐稳定。 

  “老人变坏了”——舆论场中的刻板印象  
  近些年来,老年人一直是网民关注的焦点。在日常生活娱乐、公共秩序等领域,一旦发生相关冲突事件,易形成舆情,对老年人的形象产生负面冲击。 
  近日,据《成都商报》报道,高考期间,四川自贡广场舞大妈为争取跳舞权利,与民警发生冲突。报道指出,广场舞大妈声称有跳舞权利,而考生和家长则认为高考期间应该禁噪。在民警调停下,仍有广场舞大爷大妈质疑,采取推搡等方式,致他的身体受伤。 
  6月1日,一段名为《霸占篮球场围殴少年》的视频在网络热传,引发争议。视频画面显示,一名青年被十几位老人围堵在一围墙前殴打。据河南洛阳媒体报道,事件起因是篮球场上打球的青年和跳广场舞的老年人因为场地问题发生矛盾。部分网民怒斥老人“为老不尊”,挤占公共空间,与年轻人抢地盘。 
  在这些风波引发的网络反响中,“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的论调不时响起。该论调仅从一些个案出发,就给全体老年人轻率地贴上“坏老人”标签,在指责老年人道德问题同时,还影射他们道德沦丧是由特定历史成长经历造成的。 
  2016年3月,一则《老人“碰瓷”玩具车》的视频引发部分网民对老年人群体批评。视频片段显示,一个小女孩开玩具汽车,不小心撞倒一位老人。老人倒地不起,要求救护车送她去医院。有网民表示,这是“碰瓷新高度”,“一边倒”的舆论质疑声给当事老人带来小少压力。随后,随着媒体采访求证,事件发生反转,这位78岁老人被确诊桡骨骨折,她并没有敲诈勒索行为,还婉拒了女孩家人的更多赔偿。 

  由此可见,老年人在舆论场不乏正能量。前文所述冒雨疏通下水道的老人、许多城市指挥交通的老年志愿者、一些社区成立的“跳健康舞不扰民”的广场舞自律联盟等,而这些常常被强调年龄的负面事件、反转的新闻信息所遮蔽,使老人在舆论场中的处境常常被戾气裹挟。 

  网络中缺席——舆论场上的“弱势群体”  
  有观点指出,老年人在网络上屡遭负面形象与他们在网络上的缺席有关。CNNIC第39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岁—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网民的73.7%。而60岁以上、总人口超2亿的老年人仅占网民总数的3.9%。 
  老年人群体除了网民总量占比低外,在舆论场中影响力较大的社交媒体使用上,比例也微乎其微。CNNIC《2016年中国社交用户行为研究》显示,微博、微信、陌陌三大应用的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39岁,占整体用户的65%左右,而50岁以上用户比例则不到4.5%。 
  在网络舆论场中的缺席,造成老年人无法利用网络为自己发声和正名。另一方面,也让一些年轻网民缺乏全面了解老年人的有效渠道。因此,在事件传播过程中,当事老年人的声音往往非常微弱,甚至在部分媒体报道中几近于无。这样一边倒的传播,自然引来更多对老年人群体的非理性批评与谴责。 
  其次,涉老年人事件广受关注,与某些媒体报道的标签化倾向密不可分。在当前的一些舆情事件中,“坏”和“老”这两个关键字常常被组合传播,形成了一组特定的、倾向性明显的标签。当不文明行为发生后,某些媒体习惯性提取当事人的年龄属性,并将这一元素夸大为事件的关键要素,以此吸引流量。 
  可见,某些非典型负面事件被作为群体或代际的“代表作”而诞生,由此“坏老人”成为公众审视老年人的一副有色眼镜。 
  而应该看到,上述的不文明行为绝不仅发生在特定年龄的人群之间,对于公共资源的争夺、碰瓷等也绝不是某个年龄阶段专属,而是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年人被当作一类人刻意强调,有失公允。更有甚者,有人刻意利用网民的刻板印象,在真相未明的情况下,提前对老年人进行道德审判。 
  对此,《人民日报》曾明确指出,“仅凭媒体报道的案例,不能得出老人整体素质下滑的结论。如果简单以媒体报道的比例去描摹真相图景,则无异于拿着万花筒看世界。” 
  2015年10月,一则“中国老人在京都碰瓷索赔10万日元”的传闻引发热议。某卫视驻日记者发布“独家”报道称网络传闻属实,引得网民纷纷指责该老人“丢脸丢到国外”。不过,这起事件之后出现反转:涉事老人家属及导游证实当事人确实被撞伤,日本京都方面则承认之前的通告失实,并向当事人致歉。有网民评论称,“媒体不专业的报道,刻意突出 老人 国外碰瓷 ,无疑会损害老年人群体形象及媒体公信力,也会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一个污点”。 

  当然,老年人也存在一些局限,在社会观念和法治的急剧发展变化中,他们由于对现代规则意识及法律的不适,与当下的社会生活发生了一些碰撞。老年人年轻时,正是几十年政治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正常秩序一度受到破坏,因而个别老人的规则意识有所欠缺,需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去包容和理解,并作出积极的引导。

  舆情观察:老龄化或为治理的重要一环  
  在围绕老年人的许多争议中,媒体及网民往往从自身角度、思维方式上去解读老年人的行为,缺乏与老年人沟通和对话,因此经常产生代沟与冲突。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将成为社会治理中一个重要挑战。《“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显示,“2016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3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6.7%。到2020年,比例将达17.8%。” 
  在经济快速发展、中青年占据舆论主场的互联网社会中,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和精神世界如何安放是全社会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例如,全国多地爆出的“广场舞”场地冲突事件,折射出城市室外公共设施不足及城市空间合理规划等社会问题。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多福社区的座谈会上强调,“全社会一起努力,把老年人安顿好、照顾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可帮助老年人多触网上网,在丰富业余生活、精神风貌的同时,提高老年人声音在互联网中的声量,让这一群体的形象更全面、丰富、立体。 
  年轻一代可与老年人进行更多地沟通与对话,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怀与理解。特别是在涉及老年人的舆情事件中,媒体工作者应提高新闻职业素养,最大限度贴近真相。网民则应增强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切勿乱发声,尊重事实。最后,建议相关部门重视线上疏导和社会综合治理,努力增加精神物质公共产品的供给,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同时线下加大对于老人的帮扶,包括普法、防骗、强化规则意识等。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指出,“因为今天的年轻人,就是明天的老人。今天反思的花,必然在明天的行动中结果。”